六月天气炎热,即便是太阳不大,也依然热的让人难受。</p>
王庆早就习惯了鞍马劳顿,再加上身子骨不断强健,这点程度的行军,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他骑在马上前行着,甚至于连汗都没有出太多。</p>
不过在后面跟着的唐玄宗的儿子孙子们可就差远了。</p>
他的这些儿子们,长期活在李隆基的阴影之下,基本没有外放的机会。</p>
虽然李唐家的血液比较彪悍,但是长期的圈养还是令的他们与先辈比起来,缺乏了太多的悍勇之气。</p>
即便是这人中最为出彩的、刚被王庆弄死的太子李亨,手腕以及心性都要差的太多。</p>
王庆回头看看这些在马上咬牙强自坚持的龙子龙孙,想了一下对跟随着身边的高力士道:“让永王过来见朕,其余人都回到马车好好待着,不用学朕。”</p>
永王是唐玄宗的第十六个儿子,小时候与太子李亨关系不错。</p>
不过在皇家,大部分的情感都会被权力给割的血淋淋的,亲父子尚且不行,更不要说永王李璘和李亨只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了。</p>
他们儿时关系是好,但随着年纪的增大,见识的增加,这些感情慢慢的都会被残酷的现实一点点的消磨……</p>
在李亨死后,李隆基所剩下的这些儿子里面,最为出彩的也就只剩下了永王李璘。</p>
关于李璘,最出名的便是永王东巡。</p>
或者是诗仙李白为此所写的</p>
那是坐困蜀中将手中所有筹码全部丢失,已经失去与灵武的唐肃宗李亨相抗衡的李隆基所做出的最后的挣扎。</p>
当时的情况是,在西北登基的李亨手里不仅掌握了枪杆子,还将江南等地的赋税都给收走了。</p>
也就说唐玄宗不仅没有了兵,连钱袋子也没有了。</p>
所以为了增加手中的筹码,不想彻底退出权力中心的他便示意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永王开始东巡,准备动用武力将臣服于肃宗的江南之地,通过永王捏到自己手里。</p>
结果就是羽翼已经丰满的李亨人命高适等为淮南节度使,与永王相抗。</p>
本来永王手下是有一些兵力的,而且基本上当时所有的兵锋都在北方,他手里的这些兵马足以扫平江南,奈何手下最为倚重的将领,犹豫再三之后,出其不意的带走大半兵马向李亨投降了……</p>
然后永王就悲剧了。</p>
而唐玄宗为了不给已经大权在握的唐肃宗彻底撕破脸皮,在这一事上,保持了沉默,摆出不关我事的样子,于是乎永王猝……</p>
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永王确实不能翻天,即便是换做唐玄宗亲自操作也一样如此,不能因为而否认了他的才华。</p>
毕竟当初才入蜀中,为了制衡太子李亨,唐玄宗将天下分为几个大区域,分别分给了他的四个儿子,然而除了早已经擅自北上并随即称帝的太子李亨,真正落地的只有一个永王李璘,其它两位都留在了成都。</p>
毕竟一个地区的军政权力,绝不是一个委任状便可以接收的了的。</p>
接收者的能力、威望,接受地区的实际情况等等都影响着接受的成败。</p>
李璘可以在极短的情况下安定住南方,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比玄宗的其它儿子要强的太多。</p>
王庆这个时候让永王李璘过来自然是有原因的,他毕竟只是一个过客,在处理了安史之乱之后需要离开。</p>
而唐玄宗的年纪又大了,虽然这家伙很能活,在自己平定安史之乱后,再活上个十年八年的不是问题,但年纪大终究就是年纪大了。</p>
这个时候,自己所需要做的,便是在平定安史之乱的同时,为这个令无数人梦回的国家,培养挑选出来一个相比合格的继承者。</p>
永王李璘无疑是一个最为合适的人选。</p>
李璘得到高力士的传话后,心中不由便是一喜。</p>
他是一个聪明之人,在太子意图谋反被父皇毫不手软的诛杀之后,便知道自己的机会要来了。</p>
昨日晚上商议事情,同行的八九个皇子只有自己一人被父皇叫去,更是印证了他的想法。</p>
如今又让高力士将自己传去,不管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看出父皇对自己的恩宠是超过其余人的。</p>
在高力士面前他不敢摆自己皇子的架子,在得到消息之后整整衣冠便连忙跟着去了。</p>
其余看出一些什么的皇子皇孙不免有些失落和嫉妒。</p>
这其中寿王李瑁心中最不是滋味。</p>
当初她娘武惠妃在世的时候,是极度的想要将他扶成太子的,只可惜死的太早……</p>
再后来,他的女人杨玉环也被自己的老爹给抢走了。</p>
对此他虽然也曾愤懑,但并没有后世之人想的那样强烈。</p>
毕竟他们李唐有一部分胡人的血统,再加上唐时民风彪悍,对于这些看的没有宋明那样重,而且女人的地位不高……</p>
他原本是早已没有了争权夺势的心思,只想安安稳稳的把这一辈子过完,只是安逆造反了,而太子也造反被杀了。</p>
于是,他又有些心动起来。</p>
不管怎么说,父皇是亏欠着自己的。</p>
然而这样的心动还没有开始太久,便被现实给击打的破碎……</p>
“回车里坐着吧,我等没有长时间骑马赶路的经历,强撑下去只会把身子熬垮,到时间更是麻烦,拖累父皇。”</p>
他看看了强自忍耐的的几个儿子,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而后不理会欲言又止的二儿子,下了马径直上了马车。</p>
“这……”</p>
他的几个儿子有些不知所措,这样关头怎能……</p>
“孩儿见过父皇!”</p>
头微微有些偏的永王李璘赶到王庆身旁跳下马来对王庆见礼。</p>
这是他从小落下的一点残疾。</p>
“到马上来!这样不耽误赶路。”</p>
王庆打量了一会儿这个比自己真实年纪还大的便宜儿子,便出言让他上马。</p>
李璘并不扭捏,依言翻身上马,跟着王庆身边靠后半个马身。</p>
王庆没有立即说话,他便也不吭声,只是在一旁默默的跟着,心里有些忐忑,不断的思索父皇的用意和心思。</p>
“朕欲让你前往江陵坐镇,你意下如何?”</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