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门赔礼道歉,这都不算多大的事,反而或许会因祸得福,让老百姓更认可自己,李思钰自己也没觉得脸有多大,比百姓又高出了多少,礼义廉耻,国法礼制,在这个时代,这些伦理道德已经沦为了他人脚下肆意践踏之物,未能一点点把丢失的重新找回来,在百姓间重新立起规矩,中兴大唐,重整天下,这也只是水中月、雾中花罢了。
越是身居高位,越是要极力约束自己,上不敬,下则乱。
李思钰没把这事看的太重,如同自家孩子在外调皮捣蛋,坏了人家屋舍、菜地一般,再说,阿蛮也不是故意作恶,小惩即可。但是,陇右飞鱼卫传来的消息却不得不让李思钰重视起来。
说是番人,其实也不能说是番人,而是番人治下胡族,真正番人并不是很多,而且还大多居于河湟、青海之地。
李思钰入关后,他并未把天下节度使们视为大敌,尽管也很重视,但是他从未把这些节度使们放在至高无上的顶端。
势如破竹也不算多么奇怪之事,只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关外苦寒,所遇军卒皆民夫一般,很容易让其狂妄自大,很容易迷失在中原之地,成为一支默默无闻之军,正如当年安禄山之乱,最后也只能泯然众矣。
吐蕃人的秉性,李思钰很清楚,坚韧而无畏,这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有关,虽然此时的吐蕃危险性已经降低了许多,但他还是对这个阻住了西域通道之族极为谨慎、小心。
有钱了,有权了,就一定是贵族吗?皇帝册封了贵族身份,就一定是了贵族?延续了数百前年之久的贵族,天生就有自身骄傲,国家同样如此,看到孟浩为了大唐尊严,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带回那些秦州该死之人,对此,他很是欣赏赞同,人得为个理想而活着,为国之尊严而活,为国而死而死!乃人之志高理想。
李思钰在前,小五、疤脸在侧,身后百十黑甲亲卫紧紧跟随其后,一干人等打马向北急行。
吐蕃降卒被看押在营州军包围之中,一开始,这些生硬的吐蕃人很是不配合,他们也不表达任何不满,不惹事,不闹事,只是躺在营地中装死起来,你踢他一下,他就起来,你不在眼前,又躺下装死,为此甚至砍杀了几人,希望可以威慑住这些番人,可万万未想到,这些人根本不闻不问,极为冷漠,几乎到了爱杀不杀地步。
这种情况很是让蒙哥翰挠头,最后甚至连秦书瞳家族都抬了出来,这些吐蕃人依然还是半死不活模样,任打任骂,就是不配合。
李思钰带着一干亲卫,打马穿过皇城,穿过宣武门,一路来到军营前,守营军卒见到是自己大帅巡营,未做任何阻拦,只是捶胸行了一礼,依然挺胸立在营外。
走入营内,李思钰眉头微皱了一下,此时正值该出营训操之时,竟然无任何动静。
看到大帅皱眉,小五像是说笑一般,看向疤脸,说道:“书瞳这小子又不知耍什么名头,大好的时光,竟然不出操练兵,等一会见到了他,定然要好好教训一番。”
“哼!本帅长着眼睛呢!”(未完待续)
天才本站地址:。族手机版阅读网址:
()